一、指导思想
根据学校工作计划的总体安排,以教研室、教导处、教科室的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南,以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为指导,通过开展集体备课活动,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,促进备课与上课的一体化,实现集体备课与教科研活动的有机结合,与校本培训的高度融合,让集体备课活动与新课程改革携手同行,使备课过程成为教师合作、实践、创新的研究过程,从而大大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,全面提高教学质量。
二、重点工作
1.制订计划。提前确定每次集体备课的时间、中心发言人及研讨主题。
2.磨课实践。由主备人写出教案,并执教。参与听课的老师评课,指出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,互相学习,共同改进。对教案进行二次修改。个人执教可根据本班的学情,对集体备课的教案进行修补,写出个性的教学设计方案并付诸教学实践,同时教师还可根据教师本人和班级的实际,随时调整教学设计,以求最佳效果。
3.反思提炼。在教学结束后,备课组教师根据交流教学情况,反馈教学效果,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探讨,提出改进措施。在反馈的基础上,各位教师要根据自己教学的实际情况,认真撰写教后札记,分析成与败,总结得与失,从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,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。
4.认真开展年级组集体备课活动,在备课中抓住三个结合:与新理念相结合,与集思广益相结合,与课堂高效相结合。开展“一课、一议、一思 、一得”的教研活动。组里若有亮点的教学设计将及时发到教学网上供其他教师查阅。
5.精心设计作业形式,合理安排作业时间。提倡布置选择性、层次性、实践性、趣味性作业,把作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。教师的批改、评讲应做到细而勤。认真开展“培优补缺”活动,对后进生要多鼓励多表扬,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,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。
三、周工作安排:
活动时间:星期四第五节课
活动地点:二年级办公室
活动安排:
活动周次 | 活动内容 |
第一周 | 1.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以及常规教育。 2.规范作业批改要求。 3.集体研讨本年级教学目标、定计划 4.集体备课:《数据收集整理》(马小玲) |
第二周 | 《平均分》(程璐) |
第三周 | 《除法的初步认识》(何金宝) |
第四周 | 《用乘法口诀求商》(马小玲) |
第五周 | 《图形的运动(一)》(程璐) |
第六周 | 《用7—9的除法解决问题》(何金宝) |
第七周 | 《有乘除法的混合运算》(马小玲) |
第八周 | 《混合运算的解决问题》(程璐) |
第九周 | 《有余数的除法》(何金宝) |
第十周 | 《有余数的除法的应用》(马小玲) |
第十一周 | 《1000以内数的认识》(程璐) |
第十二周 | 《算盘的认识》(何金宝) |
第十三周 | 《万以内数的认识》(马小玲) |
第十四周 | 《万以内数的读写》(程璐) |
第十五周 | 《万以内数比大小》(何金宝) |
第十六周 | 《认识克和千克》(马小玲) |
第十七周 | 《数学刚交—推理》(程璐) |
第十八周 | 拟定复习计划(马小玲) |
第十九周 | 复习 |